•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首页 / 媒体传真 / 正文

    镇江产学研合作系列活动走过五年

    创新跨越,每一次携手都令人期待

    发布时间:2023-08-16 点击次数: 作者:晏培娟 钱飞 薛诚 许开飞 责编:廖湘骥 王晓艳 来源:新华日报

    8月12日,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镇江)暨2023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开幕。大会以“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多位院士和全国近50所高校院所相关负责人参加。在集中大会、现场赛、洽谈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上,数十项科技合作、创新平台等落地,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以2019年“宁镇高校院所走进镇江高新区科技合作对接活动”为发端,5年来镇江与各方共同执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长卷”上描绘出一幅幅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已与省内外1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城市创新能力列全国第28位。

    曾经以江河交汇、商埠繁华著称的枢纽之地,正在调动一切创新因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主体培植沃土,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促进更多成果转移转化,让创新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识。

    你有难题我“发榜”,挑战赛里看“真招”

    “由于客户使用环境影响,不能够使用传统的光纤进行传输,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代替传统光纤进行高速多通道传输。此前我们进行了半年研究,结果发现有些难题自身无法解决。”在8月12日上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镇江)现场赛上,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副部长王波说,企业拿出低损耗、大尺寸、多通道柔性光波导组件研发的技术需求“放榜”,吸引了上海交通大学、东凯发学、武汉工程大学等3家科研团队,最终上海交通大学马麟团队成功“揭榜”,与公司签订合作研发协议。

    市场,最能验证科研“赛道”的价值。“这个项目实际上就是要实现芯片之间低损耗的高速连接,这是当前的难点,也是一个热点。”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麟表示,针对企业发布的需求,他和团队提出了多通道柔性聚合物的波导连接方案,以超低的弯曲半径实现芯片间的高速互联。

    这已经是镇江第二次承办中国创新挑战赛,上海交通大学、东凯发学、凯发k8官网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专家团队前来挑战。镇江科技部门遴选关键“卡脖子”技术难题30余项,并最终精选出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雷光电有限公司、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技术需求现场“打擂台”。

    集中大会上,镇江发布35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总“悬赏”金额近1亿元。从2021年首次发布“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以来,镇江企业在研发攻关上的“急难愁盼”不断“迎刃而解”——2022年,全市累计达成各类产学研合作项目550余项,合作金额超3亿元。

    今年以来,镇江科技部门启动企业技术需求征集行动,梳理企业有效技术需求400余项,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一方面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助力相关产业高级化发展。

    近日,镇江市首批企业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奖补资金成功拨付,共计121万元。面向镇江同立橡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技术需求项目,奖补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创新投入近800万元。奖补项目涉及船舰用LNG燃料罐特种焊接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新能源汽车二氧化碳热泵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研究与开发等重大技术需求,与镇江“四群八链”产业发展方向高度一致。

    从“交流”到“交心”,为供需两端搭建桥梁

    “今天我们将学校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透明车载天线技术带到了对接会现场,希望在镇江有机会与企业合作转化。”凯发k8官网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顾文华此次来参加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与3家镇江企业洽谈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个平台,学校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供需两端能够实现精准对接,有助于高校为企业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技术服务。”

    这场采用“线上+线下”“主会场+现场对接洽谈室”模式开展的对接会,以“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为主题,组织镇江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来自凯发k8官网、东凯发学、凯发k8官网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的共80多个专家团队,与镇江340多家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洽谈。

    受邀专家与企业不断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催生更多合作成果落地。“我们是做生命健康方向研究的,包括蛋白质的分析、细胞的多模态检测、生命体征监测等,希望和镇江的企业进行对接,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和落地。”凯发k8官网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凯发k8官网(镇江)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丽敏说,他们正在做脑电监测以及生命体征监测方面的研究,已经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鱼跃医疗等镇江企业进行对接,“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科研院所面对面和企业交流技术需求,这样更有针对性。”

    为持续推动校企科技创新合作、提升镇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镇江科技部门还依托省产学研合作智能服务平台,开展了前期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发布,进行前期线上对接,方便持续开展对接合作。

    历次活动对接以来,不少企业已经与高校达成稳定合作。集中大会上,大正(江苏)微纳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围绕“低成本柔性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宏量制备关键技术研发”,签订金额共300万元的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协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虞旺告诉记者,公司是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受益者,此次签约项目将有效提升公司量产化的生产效率,企业第一条百兆瓦产线正在建设,预计建成之后年营业额可超2亿元。

    创新平台“上天入海”,积蓄产业先发优势

    从航空航天到海工装备,一批创新平台在集中大会上落地,引领全市科技攻关“上天入海”。

    镇江市首家创新联合体——航空复合材料及部件创新联合体现场揭牌,由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凯发k8官网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组建。联合体将以解决制约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以重大项目需求为牵引,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市场机制为保障,推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和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研制。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镇江市引进培育了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高端金属合金、高端装备制造等一系列航空航天企业共94家。国产大型客机C919翱翔蓝天的背后,有11家镇江企业跻身中国商飞协作配套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行列。

    “这次获批镇江市重点实验室,可以把它看作江苏大学与镇江市相关企业密切合作水到渠成的结果。”江苏大学微纳光电研究院院长叶云霞表示,镇江市航空航天关键构件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紧扣行业技术需求,解决关键问题,最后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该重点实验室也可以建成服务镇江市航空航天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进行技术研发、培养紧缺人才、深化校企合作。

    镇江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于现场接受授牌。江苏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验室主要聚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力学性能、极地冰载荷预报及船舶抗冰关键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装备、深远海资源利用与开发装备4个方向,着力攻克一批满足战略需求的高端装备研发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打造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基础研发高地。

    在去年的大会上,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依托江苏科技大学科教资源,围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绿色智能新能源三大领域,加强研发设计,加快创新升级。

    一年过去,该平台进展如何?研究院院长俞孟蕻介绍,他们将原先的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整建制划入研究院,集中技术和人才资源,积极打造三大平台:增材制造平台,承接国内外船舶与海工产品的开发、中试;分析测试平台,联合中国船级社共同打造具有检测资质的产品性能检测平台,提供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将江苏科技大学的研发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现场共有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产研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目前,镇江已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产研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5家、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家。

    创新环境“绿树成荫”,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现场6个科技金融项目签约,将为创新提供“真金白银”保驾护航。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市分公司与菲舍尔航空部件(镇江)有限公司,签订总金额2亿元的科技保险协议。

    “今年,我司创新推出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专属保障产品——专精特新企业综合保险,保障内容涵盖科研费用损失风险、研发责任风险、财产损失风险等,覆盖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镇江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波说,该款产品自推出以来备受专精特新企业欢迎,目前已为投保企业提供2.1亿元的风险保障。

    金融“活水”及时到位,有力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发展的热情。镇江完善适应创新链需求、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组建联动服务小分队,分领域、分片区组织政银企精准对接。组织开展“科技金融进孵化器”活动,联合江苏银行镇江分行实施“科技领跑者”计划;联合中国银行镇江分行,开展“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2022年,“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29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超13亿元。

    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统筹“引、育、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千里马”在镇江竞相奔腾。“来到镇江以后,我们对这里的创业环境和高科技企业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外,镇江也是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高地。”顾文华说。企业购买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最高可补贴50%的“科技创新券”等多项政策,给顾文华留下了深刻印象,“高校跟企业合作、政府给补贴,这样的形式非常好,对企业和高校来说都增强了动力。”

    凯发k8官网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和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现场进行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签约。作为企业引进的科技人才,凯发k8官网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昊表示,从一开始参与到企业研发过程中就感受到镇江对人才的重视,“他们把用心留人、服务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和企业深度融合。”

    镇江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应享尽享。2022年,全市高企所得税税额减免约15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约95亿元。该市设立科技创新“拨改投”产业投资合作资金,推动社会资本投向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