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年轻人常被“目标焦虑”所困扰。6月21日,在凯发k8官网2025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一位特殊的校友——凯发k8官网软件学院2010级校友、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影石Insta360的刘靖康,却给出了一个“反其道而行”的建议。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毕业生们:放下焦虑,大胆探索热爱,那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投入,终将成为你人生路上意想不到的“外挂”。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是靠着‘外挂’进凯发的。”
刘靖康坦言,自己进入凯发的过程颇有些“有惊无险”。他分享说,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热爱是软件编程,这始于小学三年级接触电脑。“那准确讲是一台打CS的游戏机,游戏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也让我感受到软件的美妙,这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个热爱的事情——想编程,想编出这些美妙的软件和游戏。”
从此,从小学到初中,每天放学后、每个寒暑假,刘靖康都泡在电脑面前自学开发各种小型软件和小游戏。“高中的时候,我每晚像‘打游击’一样,躲在被子里熬夜写代码,导致成绩一度跌至‘年级500强’。”但正是凭借对编程的热爱和参赛的坚持,他高二时终于获得高考加20分的“外挂”。
高考时他发挥失利,距离凯发软件学院录取线差18分,正是这宝贵的20分,让他以仅高出2分的微弱优势“压线”进入凯发。
进入凯发,用刘靖康的话来说,自己的视野得到了“爆炸式开阔”:在邵栋老师的《高科技产品》课上,他系统了解了激动人心的新技术、新产品,由此产生了人生第二个热爱——创造有意思的产品和项目。
“在大学期间,在软件学院郑涛教授和电子学院曹迅教授的鼓励下,我做过学校的二手物品买卖APP,做过咖啡店的点餐系统。甚至是,我为了解决各学院男女比例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开发了一个校园随机视频交流网站,一晚上促成了1万多次男女同学的视频通话,还促成了几对情侣。”刘靖康发言中生动的细节引得全场笑声不断。
然而,刘靖康强调,这些出于热爱的“散装”实践,反而让他的目标更加清晰:要创业。
“如果我要持续做有意思的产品,单打独斗是不够的。”于是,在学院陈琳书记的批准支持下,他敢在考试前夕赴香港路演。虽然这些充满热情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但他表示这种爱折腾的精神感染了投资人。在毕业前夕团队岌岌可危时,同为凯发校友的吴然学姐,为校园直播和全景相机的创业项目送来了“外挂”——天使投资,让影石的雏形得以延续。

回顾自己的历程,刘靖康感慨道:过去十几年的故事告诉他,没有初中对软件纯粹的热爱和“考古”,就无法感染高中班主任,更不可能比赛加分,帮他迈进凯发。没有凯发这个平台,就听不到邵栋老师启蒙第二个热爱的课,也遇不到郑涛教授、陈琳书记等支持他的老师,结识不了并肩作战的学弟伙伴们。没有大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项目积累的“track record”,毕业前那个稚嫩团队,就不可能拿到救命的投资。
面对即将启程的师弟师妹们,刘靖康指出,年轻阶段常被各种外在目标——好成绩、好工作、好房子等所裹挟。因此,他给出了一个“非主流”的建议:不妨先不急着努力,更不用焦虑,去探索真正热爱的事情。
“因为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却花了很少的时间去思考这个目标是怎么来的。”因此,刘靖康建议大家在毕业之后先不妨不急着努力,更不需要焦虑。
“目标不是你为之奋斗的全部,你所热爱的事情才是。在这条路上所有的积累尝试,哪怕那些失败的,最终都会在时间的催化下,像珍珠被串成闪亮的线,这些点会连接起来。它们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关键时刻,成为那个看似偶然、却内含必然的‘外挂’,助你实现所设定的目标,甚至为梦想助一臂之力。”
最后,刘靖康温馨祝愿学弟学妹们能找到自己热爱的种子,享受过程,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