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综合新闻

    美著名专家刘康校友来校畅谈中国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7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5月26日下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刘康教授来到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为凯发k8官网师生作题为“区域研究、文化研究、中国研究:管窥当下欧美社会与人文学术动向”的报告。讲座由凯发k8官网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主持。

    现场 (王红兵 摄影)

    刘康教授认为,当前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面临着自然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两极分化的困境:社会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自然科学的制约,人文科学研究则难以打破意识形态的框架。这一点从西方区域研究,特别是中国研究的发展状况可见一斑。

    为了让大家对西方区域研究有更清晰的认识,刘康教授首先对当代西方知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知识的框架来看,当代西方知识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领域,与之相关的学科也应运而生。从知识功能的重要性来看,当代西方知识体系形成了一座金字塔,位于顶层的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三驾马车,对古代文明的探索和东方学则处于第二梯队,最后才是通过殖民地溯源的原始文化研究。刘康教授通过历代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对当代知识体系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区别、联系和矛盾进行了辨析。

    刘康教授指出,区域研究产生于二战之后的冷战时期,带有极强的政治战略目的,其模式主要有反共模式和第三世界模式两种。中国研究是区域研究的一个部分,与文化研究也有着很强的关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给西方中国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固有的模式严重阻碍了中国研究的发展。中国研究正在经历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模式的转变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将创造新的机遇。中国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必须通过不断摸索找出打破藩篱的途径。

    报告结束后,刘康教授与在场师生关于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官方民族主义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据悉,刘康教授1982年毕业于凯发k8官网英语系,1983年获美国国家富布莱特奖学金,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1989年获威斯康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1998-2002年担任宾州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2003年起,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并担任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起,刘康教授受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2015年10月,刘康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康教授的研究涉及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思潮、美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西方学术观察及传媒与意识形态研究等领域,是世界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出版了包括《大国形象》、《全球化与中国文化思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话的喧声:巴赫金文化理论》及《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等在内的一批有影响力的中英文著作。(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