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综合新闻

    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应对学术研讨会在凯发举办

    发布时间:2016-07-26 点击次数: 作者:王胜 来源:南海中心

    7月25日,由凯发k8官网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应对学术研讨会”在鼓楼校区举行,来自国家海洋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涉海机构的近70位国际法、海洋法、国际关系、历史学者与专家与会,就南海仲裁案后期的可能影响及我国政府学术界应该采取的对策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

    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忠指出,自菲律宾提出所谓“南海仲裁案”以来,我国政府就明确表达了不参与、不承认、不接受的立场。仲裁结果公布后,我国再次重申上述立场,同时释放出愿意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意愿。但菲律宾、美国等域内外国家一直企图利用仲裁对我国施压。鉴于此,本次会议以“跨学科、找深度、重对策”为指导,旨在为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智力支撑和政策建议。

    现场

    会议期间,学者们分别从仲裁庭管辖权基础、裁决的影响及应对等角度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裁决在程序上超越了仲裁庭的管辖权限;侵犯了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在实体方面,仲裁庭滥用对国际法规则的解释权,中国“不承认、不接受”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裁决非但没有解决南海争议,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有关争端,破坏了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后仲裁时期,中国对裁决应采取“战略上藐视之,战术上重视之”的态度。同时,学者们也表示未来工作中相关历史证据的发掘是基础,法理研究与合适的舆论导向是手段,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是归宿。

    南海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在总结时认为,南海地缘战略的博弈是南海争议的本质;对内加强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对外积极做好谈判准备的“内外联动”是未来政府工作的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是南海和平稳定与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保证。(南海中心 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