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 2009.4.13 A03版 黄勇 许媛 沈路莎
编者按: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不少企业纷纷喊“冷”,众多的江苏中小企业也未能幸免。江苏的企业家们怎样才能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求得生存和发展?4月11日,在美丽的南海之滨、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海南省三亚市,由本报主办的“南海论道——中小企业破冰之旅高峰论坛”开幕,这一论坛的主题是为近百家来自江苏省的中小企业如何焕发生机“把脉开药”,支招鼓气。
专家直言不讳
句句点到企业“痒”处
此次本报举行的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吸引了近百位企业家,海南江苏商会也积极参与了此次论坛。专家们的精彩报告有备而来,点到了令企业在危机与希望中挠个不停的“痒”处。
凯发k8官网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厚俊教授精彩地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及出路”。当前江苏的106万家小企业中,仅有2%能从商业银行贷到款。很多中小企业只能有限地获得保证贷款和不动产抵押贷款,甚至为了贷款去找地下钱庄。中小企业缘何贷款难?刘厚俊分析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高限,直接导致了商业银行没有支持小企业贷款的“动力”。“现在中国‘不差钱’,差的是对此类相关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
金融风暴考验着中小企业主的商业智慧与创新精神,迫使中小企业必须突出重围,走上创新发展之路。凯发k8官网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曙东教授所作的题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分析》的报告,告诉在场所有中小企业,微软其实也曾是一家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才成为跨国软件巨头。大学—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方式形成创新网络,这种硅谷模式值得所有江苏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借鉴。
“很多中小企业为何在这么困难的时候,还将公司的部分股份分给员工?因为越是‘严冬’,越见人心,越能留下关键人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教授、海南省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丽娅不但为中小企业家们解惑,还告诫所有中小企业家们,明知不可为的时候,应暂停业务扩张,减少市场风险,暂停盲目生产,减少成本风险,“千万不能盲目地去吃‘隔行饭’”。
到场的近百位企业家仔细聆听报告,听到精彩之处掌声连连。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报主办的此次论坛,他们获益匪浅,对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如何“破冰”,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等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次论坛既是“破冰”之旅,更是一次提振信心之旅,正如江南时报执行总编刘益广所说的:目前我国经济已出现趋稳势头,应当满怀信心,期迎中国经济的又一个暖春。
此外,海南江苏商会听闻本报主办此次活动后亦积极参与。该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桂林,副会长胡建忠、郑美娜亲自赶至现场,参加家乡人带来的这场高端论坛。沈桂林副会长在代表商会致欢迎词时说,目前江苏企业在海南省旅游、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他热情邀请更多的江苏中小企业来海南投资兴业。
论坛课件抢手
企业家托记者帮忙要拷贝
在11日的论坛上,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到三亚,解惑经济“严冬”中如何走出困境的教授们受到参会的近百名企业家热捧,享受了一回“明星待遇”。
凯发k8官网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厚俊教授、凯发k8官网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系主任赵曙东教授,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丽娅教授在台上演讲时,台下的参会者纷纷走近演讲台,像追星似地举起便携DV或者照相机,记录下演讲的精彩内容。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坐在第三排的一位参会者,手里夹着铅笔的同时,还对投影屏幕上的教授PPT讲义不停地按下相机快门,仿佛告诉大家,这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升级版——“好记性不如按快门”。
论坛结束后,记者了解到,这位用功的“学生”是江苏东海县牛山镇的某企业家。他表示,参加江南时报主办的此次论坛,受益匪浅,他要把专家关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困境的建议带回企业去。他还托记者帮忙,希望能将此次各位专家演讲的电子课件拷贝回去。
来自无锡保利广场商贸公司的一位老总告诉记者,此次来琼就是向三位经济专家求教如何提高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及企业的创新能力。论坛结束后,该老总拿出写着密密麻麻演讲摘要的记录纸,向教授们索要联系方式。他还邀请教授们到无锡他所在的企业,给公司管理层进行指导。
在论坛结束后,还有很多企业家们纷纷掏出照相机,争着与教授们合影,粉丝狂追演艺明星的阵势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