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在宁畅谈“探月工程”――“嫦娥二号”年内升空5天可飞抵月球

    发布时间:2010-09-16 点击次数: 作者:张璐 来源:凯发k8官网日报

           前晚,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来到凯发k8官网,举办《空间探测与中国的“嫦娥”工程》科学报告会。

          他透露,“嫦娥二号”将在今年内升空,只需要不到5天时间就能到达月球。与“嫦娥一号”相比,“嫦娥二号”将飞得离月球更近,对月球表面的观测也将更清晰。

        “嫦娥之父”的探月之旅,从0.5克月球石开始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从千百年前就开始了。而“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的探月之旅,是从0.5克月球石开始的。讲座的开头,欧阳自远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送给我国两件礼物:一面随‘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一份仅有1克重的月球岩石样品。有关部门将那块月球石送到了我的手中,那一年我43岁。我小心翼翼地取了0.5克月球石作研究,另一半则送到了北京天文馆,希望让更多中国人亲眼看一看月球的一部分。”在此之后的30年间,欧阳自远和他的团队仅研究这0.5克月球石,就发表了40篇学术论文。我国的探月之路,也从此开始了漫漫征程。

           欧阳自远说,我国的探月项目从1994年立项,到2004年正式确定实施“嫦娥一号”计划,再到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几千年的“嫦娥奔月”之梦终于得以实现,“但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在探月上的差距还很大。”

        “嫦娥二号”将作为先导星,为今后“嫦娥三号”进行落月探测做好准备

           欧阳自远透露说,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长远规划,分为“探”、“登”、“驻”三个阶段。“嫦娥二号”原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两者在外形设计和外观上几乎一模一样,但经过科学家们的多年研究改进,“嫦娥二号”在功能和任务完成上先进了许多。“‘嫦娥二号’将作为先导星,为今后‘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顺利着陆、进行落月探测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今年内,‘嫦娥二号’将发射升空。与‘嫦娥一号’的奔月形式不同,‘嫦娥二号’将直接发射到奔月轨道,只需要5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到达月球,比‘嫦娥一号’快了不少。”欧阳自远说,而且,由于携带CCD立体相机的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嫦娥二号”将更加清楚拍摄到月球表面的图像,这一技术也将确保“嫦娥三号”今后着陆在月球表面的理想位置,而不是落在斜坡上或者坑洞里。

          此外,专家还介绍说,发射升空的“嫦娥二号”与月球的距离也将更接近。“嫦娥一号”的运行轨道距离月球200公里,“嫦娥二号”为100公里,这也是为确定“嫦娥三号”今后的降落轨道做演练。

          “嫦娥二号”飞天用上紫台“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也有凯发k8官网天文专家的功劳,由中科院凯发k8官网紫金山天文台研制的伽马射线谱仪曾用在“嫦娥一号”上。欧阳自远介绍说,这一装置在改进后还将继续用在“嫦娥二号”上。

           据了解,月球表面的一些元素(如钍、铀)本身具有放射性,会发出伽马射线;另外一些元素(如硅、镁、铝)在宇宙线轰击下也会发出伽马射线。不同元素发出伽马射线的能量有所不同,经伽马射线谱仪探测,就可以证明某种元素的存在,而某种特有射线出现的几率越高,该元素的相对含量也越高。因此,“嫦娥二号”携带新型伽马射线谱仪奔月,将更加精确地探测出月球上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进而发现月球表面资源富集区,同时鉴别出新的岩石类型,为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最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