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媒体传真

    18个高一学生在凯发游学4天

    发布时间:2012-11-26 点击次数: 作者:周炎炎 蔡蕴琦 张琳 来源:扬子晚报

         扔下书包、离开中学课堂,苏州中学18位刚刚迈入高一的孩子来到凯发k8官网,进行为期4天的“印象凯发”游学活动,提前体验大学生活。1年多后,他们将正式成为凯发的学生。这18名“95后”是苏中匡亚明实验班的学生,今年暑假他们从800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加盟苏中和凯发“2+4”学制培养实验班,即前2年就读苏州中学,后4年进入凯发k8官网本科学习,不需要参加高考。

        18个学生个个“学霸”  化学元素歌唱得比《生活大爆炸》还快

        上周二早晨,凯发k8官网仙林校区,凯发匡亚明学院的王炜院长、乔蔚虹副院长、范红军教授和五位优秀的学长早早等候在此,凯发的同学已把这18个“95后”当作校友。记者注意到,18个孩子5名是女生,13名是男生。

        也许是因为没有升学的压力,这18位学生看上去显得活力十足,活泼开朗。班长杨依霖告诉记者,在自由的空气中,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以下称匡班)的同学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血”。比如,早上晨跑会听到男生们在讨论班上18个人就像原子的18个外层电子数,能构成稳定结构,如果有一个同学从内圈跑到外圈,立马有同学大喊“电子跃迁”,“是指化学上电子从低轨道到高轨道,他们连开玩笑都跟学科知识相关。”

        班上还有“超学霸”级人物孙正迪,“他很好玩,特别爱抄笔记,他能把生物笔记工工整整誊写了三遍,把书上每张图都等比放大画到笔记上称作自己人生最大的意义。更“奇葩”的,晚自习中途还能听到高宇翔同学吟唱化学元素歌。“antimony, arsenic, aluminum, selenium, hydrogen and oxygen and nitrogen and rhenium, nickel, neodymium, neptunium, germanium”,咿咿呀呀地哼唱起来,他说这首化学元素歌,他唱得比《生活大爆炸》还要快1.5倍。

        链接

        苏中匡亚明班

        今年5月15日,“凯发k8官网-苏州中学匡亚明实验班”签字仪式正式举行,两校携手培育顶级人才。按照协议,双方首期合作时间为4年,育才模式为“六年贯通式”,并初步商定为“2+4”制,即前2年就读苏州中学,后4年进入凯发k8官网本科学习,中间不需要参加高考。这辆“大学直通车”一启动,一时间群贤毕至,应届初中毕业生报名人数超过800人,753人参加了由语文、数学、英语和理化综合四门科目组成的笔试,61名获得面试资格的同学中再次筛选,共有18位佼佼者脱颖而出。

        他们眼中的凯发

        大学里没有标准答案  校园好大找教室找到迷路

        “凯发的校园好大啊,一眼望不到头,比苏州中学大多了。”第一次到凯发仙林校区,同学们忍不住感叹道,兴奋得四处逛一逛。“你们看,那就是著名的凯发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哈佛建筑系主任设计的,是凯发的地标,很有创意吧。”班长杨依霖做足了功课。 

        凯发之大超出了大家的想象,第一天到凯发那晚,老师通知大家到基础实验楼一间教室集合,“基础实验楼由两幢楼组成,每层楼分甲、乙、丙区,每个区有N多房间,每间都长得差不多,我们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杨依霖和同学不得不拨打老师的电话求助。

        中午中学生们和学长一起在食堂吃饭。“凯发的菜和苏州的很不一样,几乎每样菜都是辣的。”苏州小伙俞天任吐着舌头说,“不过鸡腿还是很好吃的。”让学生们激动的还有学生宿舍,“有空调哎,寝室开门的钥匙也设计得很独特,看上去是普通的塑料外壳,内含特制磁卡,只要一贴在门把上方‘刷’地门就开了”。一名同学说。

        “偶像教授”幽默而博学

        到凯发游学,跟着凯发同学一起上课是“主要内容”。在课堂上,18个孩子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偶像教授”。凯发k8官网中文系博导、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我常看他在百家讲坛的讲座,终于见到真人了。”俞天任说。和中学生见面,莫砺锋教授语气和蔼可亲,“莫老师还说上了元芳体。他说他不专门研究哲学,如果有同学问他有关哲学的问题,他就会说‘元芳,你怎么看?反正我是不知道。’”讲座上,莫教授和同学们谈起了“诗意”,“听完后每个同学的感受不一样,莫教授说读书让生活诗意,人该诗意的生活,我的感受是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受益匪浅。”杨依霖说。

        物理学院吴小山教授也是一位明星教授,“我们去上课前,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这位教授很有名气。”吴老师的课是《波及材料中的波物理》,高一学生很少听过这方面的知识,“吴老师还不时停下来问问我们,是不是能听懂,态度特别好。”

        大学课堂像头脑风暴,无标准答案

        喜欢物理的俞天任选择了任中洲教授的《神秘的核能与核力》这堂课。“了解过核能,觉得很神秘,从来没学过。”让俞天任意外的是,任教授没从核能理论开始说起,而是先给大家介绍福岛核电站的核事故,为什么会发生这个事故,有什么影响,继而把课题引向核反应的实质,俞天任听得有滋有味。

        “和中学的课堂很不一样。”随后,任教授抛出一个议题,“该不该发展核能?”请同学们讨论,20几个学生每个都要回答。俞天任的回答是:“还是要发展的,就像过马路一样,不能因为有被车撞的风险,就不过马路。”这个回答得到了教授的赞同,还被表扬比喻贴切,这让俞天任暗自高兴了好久。在讨论中,俞天任听到很多不同的意见,“有学长认为不该发展,而应该用安全的能源替代,他说的也很有道理。”对这样的回答,教授也表示认可。在俞天任看来,大学课堂更像一场头脑风暴,它和中学课堂最大的不一样是,在这里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对每一种声音都肯定,鼓励大家思维。

        凯发老师眼中的他们  有超常活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凯发匡亚明学院副院长乔蔚虹对这18个中学生印象非常好,“他们有超常的活力,旺盛的求知欲,和一定的创造力。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具备一定的学养和较高的素质,很有发展潜力。”

        让乔蔚虹印象深刻的是,在带他们去拉贝故居的路上。“凯发8舍边有一棵很大的洋核桃树,有人正用钩子钩洋核桃,他们顿时来了兴趣,就去问这是什么,我就让师傅给他们介绍。这说明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更让人意外的是,虽然才刚刚高一,可他们已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想法和规划。“在交流时,他们中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是,未来向哪个学科发展,专业如何选择,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如何。这说明,在冲破应试教育的壁垒后,这批学生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习还能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对未来的发展大有好处。”乔蔚虹对“2+4”制培养实验班相当有信心。

        他们的中学生活有啥不一样

        考题全是英文  历史政治写小论文

        事实上,由于苏中匡班与众不同的课程设置,每天8节课,周六竞赛辅导,数、理、化、生、英期中考试,可以说这些同学的基础学科能力一点不输同龄人。同时,因为“绕开”了高考,机械的题海战几乎不存在了。“我们同学的作业量不大,但难度不小。每天的数学题、物理题只有五道,生物更是一个单元才有二十道选择题。但是双语教学,连考试题都是英文的!”带队“印象凯发”的金沙来老师是苏中匡班的生物老师,她浙大毕业后留学新加坡,听说苏中创新了教育模式在招老师,向导师请求提早一年结束研究生项目来匡班教书。她今年才24岁。

        “我们历史政治从不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小论文,最近历史课的主题是‘古希腊文明和中国先秦文化’,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上万字的研究性报告。语文课期末是读书报告会,就像大学的论文答辩。”

        和匡亚明学院一样  每个学生有导师

        匡亚明学院是凯发k8官网基础学科拔尖改革的“试验田”,而苏中匡班是匡亚明学院改革思想的“跑马场”。匡院新近引入“导师制”,苏中匡班也早早为每位同学分配了导师。语、数、英、物、化五门主要课目设“五大导师”,每个导师带三四个学生,“每月必须要四次约见导师,可以聊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各种问题。我的导师是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女生陈卓妍说。正是由于“导师制”,老师们帮同学解决疑难杂症之外还与他们建立深厚的友谊,而一些有个性的老师也有了“尊号”——“大帝”、“大仙”还有“老黄”。

         苏中匡班人的体育课就是“定向越野”。22日的凯发k8官网下着雨,体育老师马炎康还是赶到了玄武湖公园给大家上一节市外越野课。“雨天更能锻炼人!”五个小女生拿着专业装备——指北针和越野图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