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当代北欧著名作家克里斯滕森对话凯发学子

    发布时间:2013-03-18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天楚、徐溢蔓、侯印国

            3月1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活动在仙林校区外国语学院侨裕楼拉开帷幕。轰动挪威文坛的大作家拉什?索比耶?克里斯滕森(Lars Saabye Christensen)应邀来到我校,作了一场主题为“当代挪威文学与文化”的讲座,与凯发学子分享其作品《披头士》的创作故事及其人生感悟。此次讲座由凯发k8官网中国-北欧文化研究中心和凯发k8官网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何成洲教授主持讲座。

           克里斯滕森先生1953年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是当代北欧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披头士》(Beatles)1984年出版,随后为其摘取挪威最高文学奖卡佩伦奖,这部作品也成为其震惊世界文坛的敲山之作,已被译为16种文字,另一部代表作《兄弟》(The half brother)刚一问世,便立即成为挪威最畅销的小说,并于2002年为他赢得了“北欧理事会文学奖”的殊荣。

           年近六旬但神采奕奕的克里斯滕森先生从奥斯陆这座“偏居一隅”的欧洲小城说起,进而谈到他写作小说《披头士》的经过以及他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年代:小说出版于1984年,是一本关于成长的经典。作者匠心独运,用英国乐团披头士的歌名来构造这本书的情节,表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人所经历的彷徨、孤独与叛逆。接着,克里斯滕森先生谈到了自己写作的缘由。他坦言,自己写作一方面是为了铭记生活,另一方面则在于抒发读者的心声,并带给读者快乐,“我希望我作品中的梦想与希望能够充盈读者的心田”,先生的真情流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讲座接近尾声,在场师生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与克里斯滕森先生展开讨论,问题涉及写作与孤独的关系、写作的过程、如何看待中国文学诺奖得主莫言等等,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当有同学问及拉什是否会因年龄的变化而写出不同的作品,拉什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写作是为了不忘记美好的记忆,“to remember life”,并将记忆与读者分享,传递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且享受这样的过程。关于作品灵感的来源,拉什先生坦诚地说,灵感来自内心,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经历之上赋予内心的想象力,便有了虚实结合的作品。当有同学问到拉什先生如何排解孤独感时,他风趣地说到“I play with my cat”,对于“孤独感”,拉什先生称,自己喜欢独处,孤独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会永久持续。当他在听披头士音乐的时候,有了非常新颖的发现,所有的困惑、害羞、希望,和他们的音乐产生了共鸣,“我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么孤单了,原来我可以在这群人身上找到共鸣,因为我的诗和小说,反映的是一种梦想。”最后,在提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时,拉什先生表示,自己看过莫言的作品,很有吸引力。

           一个多小时的文学之旅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活动最后,克里斯滕森先生向前十名到场的凯发同学赠送亲笔签名的中文版《披头士》,该书于今年3月正式在国内出版发行。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天楚、徐溢蔓、侯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