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社会学院“视野大讲堂”:走进奇妙的催眠学

    发布时间:2013-04-25 点击次数: 作者:新闻中心 周梦媛

           4月22日晚,春天仿佛被冬日催眠了一般,凯发k8官网气温仅有8度,6点半的河仁楼孙本文报告厅却是热闹非凡,我校社会学院“视野大讲堂”第一讲邀请到了“催眠大师”、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时进教授,现场讲解与演示了催眠的魅力。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出席讲座,凯发k8官网社会学院心理系主任翟学伟教授主持讲座。

           催眠也能带来“正能量”

           孙教授全程脱稿演讲。他首先讲解了催眠的定义:广义催眠是指被某些社会、文化的固有思维的禁锢下唤醒人们心中的内在力量,狭义催眠则是研究人身与心的关系。催眠其实并不神秘,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现,例如画面冲击很强的商业广告让人产生冲动消费的欲望等等。这也成为人们厌恶催眠的理由之一:被不自觉的操控了。孙教授在此为催眠正名——催眠也有很大的正能量。正所谓“伏魔一念间”,催眠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并且理性自觉地,可以激活人未被开发的潜力,认识更真实的自我。

           高潮迭起的“成桥”快速催眠演示

           催眠有各种变式,西方常见的有想象治疗(Imagery theapy)、心理剧(psychodrama)、快速暗示教学等;东方常见的则是气功、坐禅、瑜珈等。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催眠,孙教授选择了极具视觉冲击的快速催眠“成桥”。现场同学跃跃欲试,社会学院2011级王静远同学率先上台,只见孙教授和他低语了几句,并在他背后轻轻一敲,王静远同学便僵直地倒在地毯上。许多同学还没有反应过来,仿佛近景魔术一般不可思议。三四位男生将王静远放在两个座椅之间,仅头部、脚部有支撑点,“桥”般的稳固,在他身上放上百斤重物也纹丝不动,现场掌声雷动。这时,孙教授将他“唤醒”,王静远同学又迅速地清醒过来,虽有微微的颤抖,但他表示过程中有感无觉,确实被催眠了。同学们不解其中奥妙纷纷发问,孙教授解释,这是他和志愿者同学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让志愿者高度专注和集中,就自然地完成了清醒时不可完成的任务。随后,政府管理学院2012级的刘春彤同学也挑战了“成桥”,同样的过程,娇柔的她被催眠后也撑起了百斤的孙教授。同学们纷纷围向前排,再次爆发掌声。被唤醒的刘同学说:“刚刚仿佛做梦一样”。

           被快速演示“震撼”到的同学们向孙教授连环发问。当问到孙教授是否有催眠失败的情况发生时,孙教授回答“确实存在”。“安全感低的人,难以被催眠”。孙教授也讲述了他自己被催眠的体验,开始很难被催眠,因为在别人暗示的时候,他会忍不住想:这个手法不规范,那个细节好像不对。后来他领悟到,一直批判、审视,头脑就难免保持清醒和独立,而把自己当做一张白纸,完全交付出去,就可以渐渐进入状态。这也正是他想告诉凯发学子的——做一个拥有“开放心灵,批判头脑”的人。

           同学们对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意犹未尽,孙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微博,欢迎同学们与他在线交流。

           据了解,孙教授的“成桥”快速催眠也曾在央视的《实话实说》上演示过。孙教授是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会长。国家教育部"95"人文社科项目"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的负责人,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多部。研究催眠学几十年,可谓是中国催眠学界领头人。

            (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周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