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法国著名戏剧学者、巴黎第十大学戏剧学系主任克里斯蒂安?比埃(Christian Biet)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为凯发学子作了一场题为“对法国‘经典’戏剧作品历史性与理论性思考”的讲座。凯发k8官网文学院副院长、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吕效平教授主持了整场活动。
作为传统的戏剧大国,法国为世界剧坛贡献良多,高乃依、莫里哀的名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次讲座,比埃教授以时间为线索,主要为大家讲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法国的戏剧家们如何将十七、十八世纪经典戏剧作品搬上现代舞台并赋予其现代意义。
比埃教授首先以戏剧家让?维拉的典型事迹为例,回顾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名剧《熙德》的“重生”之路,并为大家介绍了法国戏剧名城阿维尼翁的发展历程。接着,他带领大家重温了六十至九十年代法国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戏剧观念的发展,导演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对文本的解读也更加自由,这使得经典戏剧的现代演绎成为可能。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比埃教授选取了两部优秀的改编作品,详细分析了导演运用现代舞美和剧本语言的改编来重新诠释十七、十八世纪经典剧作的历程。随后,比埃教授又谈到了经典剧目改编的另一种可能,即重新编写新的剧本,并在剧本中体现传统与现代社会所共同面对的考验。为此,比埃教授以法国戏剧家亚莉安?莫虚金的两部作品为例,展示了其融合多种戏剧、音乐元素的大胆尝试,并总结道,“即便是严肃的政治主题,我们依然能够用美的、富有情感的方式来言说”。
讲座接近尾声,比埃教授还以广阔的视角,考察了17世纪法国巴洛克歌剧的当代呈现,希望对在座有志于从事戏剧行业的同学有所启发。精彩的案例分析和视频放映无不给现场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他高屋建瓴地总结道:在搬演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应重视作品与当下社会的关系,在赋予经典作品新生命的同时,达到传统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克里斯蒂安?比埃教授现任巴黎第十大学戏剧学系主任(硕士阶段),艺术史及表演史学术科研带头人,兼任法国“让?拉辛”协会副主席、法国国立剧院艺术顾问等职,在国际戏剧界享有威望。(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天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