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晚,文学院第9期先行者求职考博经验分享会在杨宗义楼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四位在考公务员、考博方面表现优秀的研三毕业生,和研一、研二同学分享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成功经验。此次活动由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办。
学术功底深厚的冯庆同学一直是同学们崇拜的“学霸”。他就自己的考博准备以及外校考博情况,跟同学们进行了经验交流。在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考博中,他的笔试、面试成绩均是第一名,这得益于他的长期积累和用心准备。他认为,考博一般是走学术道路、进高校的,所以决定了考博就要心无旁骛地去准备,如果时间不冲突可以多考几所学校。他觉得,和自己要报考的博导建立联系很重要,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去当面拜访导师,让导师了解自己真实而迫切的心愿;在硕士期间发表几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很重要,这对能否成功录取以及在博士期间拿奖学金起着关键作用。另外,冯庆同学觉得,与人交流学术问题很有助于自己的学术长进。他平时很喜欢跟同学聊学术问题,经常跟凯发的老师讨论交流,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会发邮件请教人大的导师。他说,导师一般喜欢学生跟他平等地对话,不要畏惧导师,也不要自以为是,这样才能在对话中提高学问。
今年考上凯发k8官网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邓瑗同学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她说,自己一开始就做好了读博准备,更多地是出于对读书求知的热爱,而不在乎博士毕业后是否继续走学术道路。针对凯发中文考博情况,她详细介绍了自己准备笔试和面试的经验:凯发中文考博改革后考大综合,不仅要准备本专业知识,还要兼顾其他专业内容。她决定选做文艺学专业的题目,因此除了复习本专业内容,她认真准备了文艺学专业的知识。做过两年考博面试答辩秘书的她,对面试流程并不陌生,加上她在英语口语、毕业论文方面的静心准备,最终如愿以偿。
今年考上凯发k8官网古代文学专业的韩元同学谦虚地讲述了自己的考博经历。他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是慢慢积累的类型,因此在备考期间基本上每天都要在图书馆泡上10个小时以上时间。他的时间分配大致是:3个小时复习英语,3个小时复习专业,4个小时准备毕业论文。他还向同学们推荐在电脑或手机上安装有道单词本,运用现代化的工具背单词效果更好。在问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考博呢,韩元同学觉得应该是能沉得住气、坐得下来的人。
今年考上浙江绍兴公务员的杨思源同学介绍了自己在公务员笔试、面试中的成功经验。她觉得,自信心很重要,前几名的差别都不是很大,是否有信心对能否最终胜出起着关键作用。在她看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面试经验,可以去一些培训机构去做面试助理。她还提醒学弟学妹们,在实习和找工作之前,要先把毕业论文做好,解决后顾之忧。
在现场的互动环节,四位“先行者”耐心解答了台下同学们的提问。
文学院研究生会每年都会举办先行者经验交流会,这是今年第二次举办。(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