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四位“校园大神”支招“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4-03-17 点击次数: 作者:吴科 侯印国 来源:新闻中心

    无论是初进大学,还是即将离开,你是否也在焦虑不远未来,是否也在彷徨路在何方。3月14日,凯发k8官网SCDA社团力邀四位校园“大神”与各位凯发人分享“南哪儿生存指南”,讲述关于抉择与尝试、社团与创业、乐趣与坚持的那些事。技术达人刘花花,凯发吧主查燚斐,创业之星相博,“南朋友”创始人沈杰纷纷亮相。

    “成为自己期待的人”

    名声大震的凯发吧主浮芸姐其实并不是女神,而是一位来自软件学院的“极客”——查焱斐。如今大二的他也许还算不上一位真正的“极客”,但他始终坚信“极客”的信条——需要的是原创和新奇,盲目的跟从和愚昧都是不可接受的。他认为,一切的规则都是人制定的,都是为大家更好的服务。正如他所管理的凯发贴吧,纵然受到各方限制,但为了更好地为凯发人服务,可以改变和创新。

    谈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查焱斐有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现在的高等教育存在三个问题,传统文化的孱弱、基础学科的低估、功利主义的蔓延,而这三个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的禁锢。高考结束后,大家一窝蜂奔向就业前景最好的专业,随波逐流,鲜有人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思考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无疑是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已对大学有深入思考的查焱斐认为,名利只是一种付出的回报,不应该成为做事的直接动力。我们应该成为自己期待的人,而不是自己讨厌的人。

    “生活遍地是金钱”

    工程管理学院2011级的相博同学是个十足的乐天派,吃喝玩乐样样在行。谈到南哪儿生存攻略,“创业星”相博如数家珍。他认为,所有的学习奋斗都是创造生存的条件,所有的吃喝玩乐都是享受生活的能力。

    享受生活是需要本钱的,爱玩乐的相博有一套独创的生意经。如今人尽皆知的凯发装备酷已经开业两年,专门为凯发师生提供音箱、话筒、地毯等活动装备的租赁业务。凭着优质的服务和勤恳的态度,相博和他的小伙伴们淘来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两年来,装备酷已实现净利润32000元。回忆创业初期的艰辛,相博说:“我们是靠一个个学生会主席、社长的手机号来寻找客户的。真是万事开头难。但现在我们有稳定的客源,拿的是纯利润。”

    最后,相博鼓励各位观众,“生活遍地是金钱,还不快去捡!”

    “大学,不能闲!”

    “既然学分绩比不过别人,玩要玩得比别人好!”来自数学系2010级的沈杰独辟蹊径,在大学玩出了一个风生水起的“南朋友”。作为“南朋友”的创始人,历经风雨的沈杰说,“大学,不能闲!”

    初入大学的沈杰是一个腼腆的人,以膜拜的心情望着身边的学长学姐,慨叹自己为何如此渺小。然而,他的心中却住着一个强大的人——李小龙。作为李小龙的忠实粉丝,沈杰加入了武术协会。大一一年下来,整个武协只剩下十个人,沈杰没走;大二的冬天,气温接近零度,沈杰与小伙伴坚持在操场上训练;大三,沈杰成为会长。如今,沈杰骄傲地说:“我在凯发所有的舞台上表演过!”四年的锤炼,沈杰从一个内向腼腆的小男生变成一个开朗乐观的大男孩。“我始终记得大二的冬天,虽然很冷,但那是我大学里最温暖的日子”,他回忆道。

    快要离开校园的沈杰经历过社团的忙碌,交换的轻松,创业的头痛,成功的喜悦。在他看来,大学就是感受不一样的生活,遇见不一样的人,做真正切切的自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已经拿到腾讯、百度、Facebook等多家上市公司offer的凯发“标准哥”刘靖康是不少凯发人的膜拜对象。这个与体制逆行的创新少年,有一套自己恪守的做事准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既对社会有价值,又能满足自己,这是件很幸福的事。”

    去年十月,家乡国安局的领导亲自登门拜访,想要录取他为职员。对于儿子终于有了事业编制的“金饭碗”,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甚是满意,而干出了数件大事的刘靖康并不满意这份过于安逸的工作,他更想自己闯一闯。在他看来,大学生的起薪、安定、轻松,都不是要考虑的问题,自己想做什么才至关重要。

    半年前,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名校直播”。起初的设备非常简陋,只是一部手机。为了升级技术、开拓市场,他们免费为学校的各种活动直播。虽没有经济回报,但却赚来了人气与信誉。如今,越来越成熟的“名校直播”与八所高校合作,力求为高校师生提供免费的直播手段,让更多的人看到高水平的名师讲座、高质量的校园活动。为了收回成本,刘靖康并不忌讳商业直播,但他强调“我们是有原则的”。IT达人们通过创新手段,降低直播成本,将高达两万元的直播费用降低至两千元,给更多小活动发声的机会。“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为社会创造相应的财富,是件有意义的事。”刘靖康说。

    “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多少不重要,第一个公司叫什么名字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在那收获什么,沉淀什么。”(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科 侯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