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青基会代表助阵凯发公益学院首场集训

    发布时间:2014-03-24 点击次数: 作者:吴科 来源:新闻中心

    “凯发每年组建的近900支暑期实践团队中,近600支团队开展的项目是公益项目。”凯发k8官网团委实践部部长朱晓雪老师慨叹道。2014年3月22日,凯发k8官网社会实践公益类项目立项辅导在南青报告厅如期开讲。作为全国首家公益学院,凯发k8官网“志青春”公益学院邀请到两位在团中央“激励行动”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成员——华北电力大学的白云同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刘上同学。两位同学分别结合自己在公益实践、公益赛事以及海外交流中的活动经历,与凯发师生交流公益心得,分享公益快乐。

    “志青春”公益学院

    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群体始终是公益事业的重要发起者和执行人,凯发k8官网的同学们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为目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为凯发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融入社会事务、献身公益事业的平台,同学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大显身手,各尽其能。但是,由于高校公益及社会公益中存在着社会资源同高校资源对接不畅,志愿服务力量持续性难以保障,志愿者的专业性、服务性有待提升等问题,凯发k8官网团委经过多年探索于2014年成立公益学院。

    公益学院依托凯发k8官网享誉国内的社会服务传统、青年志愿者工作实践和多学科学术资源,整合校内外公益力量,以高校、政府、企业、NGO、社区基层全面参与的公益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以综合网络管理评估系统为管理平台,以对接社会、服务当下为中心的青年公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课程和研究,公益学院力求培养一批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青年公益人才,孵化一批公益项目成为社会企业或非盈利公益组织。已在团中央“激励行动”中获得认可的白云同学和刘上同学受邀参加当天的辅导活动并被授予“公益学院学生导师”称号。刘上同学高度评价公益学院的开办,认为“开设公益培训,设立公益学院,将公益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凯发k8官网走在全国的前列。”

    与公益一起成长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白云同学是一个非典型的工科女。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接触公益,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昌平到全国再到英国,一路走来,她和她心心念念的公益事业一起成长。如今毕业在即,她的公益路并未结束。

    2011年团中央“激励计划”走进白云的生活,没有任何公益经验的她决定试试。万事开头难,如何选题难住了刚刚组建的团队。当时《新闻联播》的一条关于手机回收的报道启发了她,却没能打动她的队友。为了说服队友,意志坚定的白云查找大量资料,调研手机回收市场,给每个队员打电话,逐个击破。最终,白云的努力获得了队友们的信任和老师的支持。一个大学生全程投入参与的公益项目“手机爱地球”悄然壮大。

    2012年,为了拓展市场,白云将公益触角延伸至北京多所高校,与环保社团合作,结成“高校环保联盟”。为筹集资金和升级技术,白云团队成功说服诺基亚集团,与其一同打造“绿箱子环保计划”。

    经过三年的运作,“手机爱地球”已成为大学生公益项目的典范。创立者白云也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公益项目使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我想我会致力于社会企业的研究。”

    做公益是一种精神享受

    社会学专业的刘上同学有着深厚的人类学知识背景。目前大三的他是哈佛大学公民与社会创新种子班2013级最年轻的学员,免费午餐的创立人邓飞是他的同学。2012年,刘上发起“水果暖人心”公益项目,关注人类学方法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促进流动儿童品行素质的培养。

    立项辅导课上,学养深厚的刘上系统讲述了东西方公益事业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前景,分享了他对公益事业的思考。他认为,“大学生做公益应该对多数问题不要刨根问底,对关键问题必须心知肚明”。结合自身经验,刘上提出三点关键问题:首先,大学生要探索战略方向,摸清自己的能力,找到团队存在的必要性,确定核心竞争力。其次,把握项目的前途。他强调,资金是项目存活的重要基础,而申请项目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大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将自己熟悉的学术话语转化为可具体操作的实际活动。再次,把握受众的真实需求,满足受众的真正需要。有着社会学背景的他向在座的同学支招,“田野调查加中国知网是了解被研究群体最好的途径。要多读研究论文,多与受众密切接触。”

    经过两年的历练,刘上已在公益事业中尝到了不少甜头,他始终认为“做公益是一种精神享受”。最后,他与凯发的师生们分享了一个依靠众筹环游世界的传奇故事。刘上非常同意故事的主人公阿菜说过的一句话——公益是一件艺术品。所以,好好享受公益之美。

    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在辅导课的第二部分,凯发九支优秀团队做了分享。“衣往情深”团队致力于用更专业的管理模式促进闲置旧衣服的回收利用。“dreama戏剧工作室”意在建设社区公益剧场,关注社区中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用戏剧的方法治愈人的内心。“星星点灯”孤独症儿童宝贝计划希望倡导社会关注孤独症儿童。“幸福微梦想”团队关注到隔代教育的问题,希望通过招募来自全球志愿者和凯发k8官网志愿者,以夏、冬令营为形式开展素质拓展类课程,致力于打破留守青少年与世界的藩篱。小候鸟·微青奥团队用体育来帮助暑假到城市探望父母的农村留守儿童。“暖巢行动”对盘县地区青少年家庭亲子沟通展开,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影响到当地政府决策。“晨光夕照”团队致力于打造一个能联结校内及其他社会资源,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改善的非盈利非政府组织。山月支教和圣伦教育则分别是短期支教类和青年领导力培训类团队,在传统领域有一定创新。

    公益学院执行主席侯印国同学点评九支团队并交流了自己的公益实践感悟。他特别提到“做公益,要让参与者有所触动”,并分享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希望“每项公益活动都要有动人之处,都要让对象有所触动。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凯发各院系关注公益项目的师生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还吸引了凯发k8官网体育学院等周边院校师生参加。(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