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凯发学子导演话剧《沃切克》

    发布时间:2014-06-05 点击次数: 作者:杨儒 来源:新闻中心

    6月3日至5日,话剧《沃切克》在我校仙林校区黑匣子剧场上演。该剧由我校文学院大四学生朱文君导演,凯发k8官网孔海陆、郑小羽、相博、吴井浩楠等和东凯发学万文恺联袂演出。

    《沃切克》又译《沃伊采克》,德国表现主义先驱毕希纳遗作,第二剧社与文学院联合出品的毕业献礼,是继《结婚》与《欢喜虫》之后戏剧节压轴之作。这部剧里,人到中年的士兵弗朗茨·沃切克过着饱受折磨的压抑生活,自尊心被践踏,为了生存以及养家糊口而挣扎。他为上尉剃须、签合同成为医生的实验对象,同时受到他们的嘲讽和玩弄,逐步走向精神分裂。他与情人玛丽未婚生子,玛丽是他唯一的慰藉,然而玛丽红杏出墙,与军鼓手有染。当他得知玛丽的不忠时,沃切克前去挑战军鼓手但被击败。最终,他因精神崩溃杀死玛丽,身染鲜血地走向湖的深处。

    很多人对《沃切克》的最初印象是王小波曾引用过的一句台词:“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沃切克》有不同的改编作品,1921 年毕希纳的《沃伊采克》被奥地利音乐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改编为歌剧《沃采克》,成为无调性歌剧的代表作品。中国观众最早了解这部作品是在1989年由林兆华和尤尔根·弗里姆一起以片段的形式搬演于北京舞台。2001 年,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顾雷导演《沃伊采克》全本剧,成为当年校园戏剧最受瞩目的演出之一。2002 年,该剧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连演四场,拉开了“2002 年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序幕。2009 年10 月,《沃伊采克》由上海友缘剧社在徐汇区“下河迷仓”剧场公演(译名多多)。

    该剧导演、我校文学院大四学生朱文君说,之所以选这部戏,缘起在英国当交换生时戏剧课要讨论《沃切克》,她在睡眼朦胧中翻开英文剧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感觉这部戏的含义非常丰富,其中有些情节引起了她的经历共鸣,当时就想回国后有机会排演这部戏。她坦言,拍这部戏时,找演员花了不少时间,而真正排练起来只有两个月时间。(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杨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