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一届凯发k8官网-东京大学系列讲座在凯发仙林校区开讲。本届系列讲座从5日持续到27日,7位来自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各领域的专家在三周时间里为凯发学生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
本届系列讲座的主题为“镜子”。“镜子”是人类进行理解自我最切身的手段,是创造出非实存世界的最古老装置,并且以各种方式拓展人们的认识。人类将“镜子”那富有美丽的矛盾作为一种装置,通过技术精致化,使之对促进科学的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亦成为文学和艺术领域的灵感来源。本次系列讲座的教师对由“镜子”或“镜像”在古今科学文化领域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介绍和讲解。
本届系列讲座包含《思想史文化史中的“镜子”;以与主体的关系为中心》《从镜子那头看无力的世界》《西洋思想史中的“镜子”》《脑,心与镜》《在物质和生命中的“镜子”》《作为镜子的比较社会学:东亚中日本的性别问题》等六场主题讲座和一场题为《从导演的角度观看日本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特别讲演,覆盖外国语、哲学、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化学等学科和当代电影、性别研究等专题,不仅适合作为通识课程来听讲,也具有高度专业的知识内容。
据了解,凯发k8官网—东京大学系列讲座项目起始于2004年东京大学6位教授在我校开设的“表象文化论”系列讲座。2004年11月,东京大学教养教育凯发k8官网交流中心在凯发k8官网成立。2005年,在凯发k8官网的提议下,两校共同举办“凯发k8官网-东京大学教养学论坛”。同年,凯发k8官网决定将东京大学通识教育的精品课程“表象文化论”整体引进学校。此项交流活动不仅得到日本文部省的资助,而且得到我国教育部的支持,自2006年开始,每年3月份都有6至10位东大知名教授集中来凯发开设讲座,该系列讲座作为一门国际化的选修课程向人文学系研究生开放,并认定学分。2010年起,该系列讲座又从以表象文化论为重点的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交流扩展为文、理、工跨学科领域的综合交流项目,历年主题涉及“叙事与演出”、“记忆与记录”、“变化论”、“水”、“排泄”等多学科领域,跨学科和多元视角是这一课程最突出的特点。
通识教育,在日语中称为“教养教育”。东京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该校的教养教育世界闻名,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1949年东京大学设立了“教养学部”(本科学院),是日本高校中的首创。1983年在本科学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提出了跨学科性和国际性的理念,开展超越文理界线的横向式研究和教学模式。在东京大学,担任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全部是研究生院的教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各自的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术权威,他们向学生传递的是各学术领域中最为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方法,这在培养学生广采博收各种研究方法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研究视点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凯发k8官网日语系赵仲明副教授介绍说:“东京大学有着很深的通识教育传统,学生在一二年级为大类通识教育,教学任务主要由教养学部承担,各研究生院的老师会给本科生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分专业向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这一培养模式对我校‘三三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通识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不断挖掘寻找学习兴趣点、增强科研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在此项目的基础上,凯发k8官网与东京大学的各种交流活动也愈发深入,更多的中日学生参与到两校举办的为期七到十天的以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形式为主的共同研究活动中,也有很多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获得了到东京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对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吸纳多元文化十分有益。”
持续近一个月的系列讲座受到各院系同学们的关注,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课程很有启发性也很有趣,开拓了视野,也学到了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这是不少参与课程同学的切身感受。(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朱琳 周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