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1日至22日,我校环境学院钟寰老师受教务处及院团委委托,带领我校数个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团队来到樱花纷飞的武汉,分别与武汉大学和长江大学的师生就“本科生参与创新计划及前沿科研”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交流会上,钟寰老师首先就“本科生能不能做科研”、“本科生为什么要做科研”、“怎么做科研”这三个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阐述。钟老师回顾了自己本科阶段开展科研训练的困难,对比如今学校给予的种种支持条件,并同时以自己指导创新计划的经历入手,将连续四年指导国家级创新计划及本科生参与前沿科研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强调“兴趣”和“主动性”对于本科生科研的重要作用。
随后,我校的周燕和于文汐两个项目组分别就国家级创新计划项目“不同水稻品种汞富集及转运机制探究”和“秸秆还田对于水稻汞富集影响探究”,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等方面与两校学生分享。
武汉大学和长江大学的同学们听完我校师生的交流汇报后,对如何查阅文献、创新计划的选题等方面提出了疑问,我校师生一一予以解答。钟老师与兄弟院校的学院领导、指导教师还交流了指导项目的经验和体会,他们对于我校在本科生参与创新计划及前沿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组织与实施管理模式给予肯定。
交流活动结束后,我校师生一行分别参观了美丽的武汉大学和长江大学校园,还前往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武汉水生所)进行参观。研究人员向大家介绍了他们获取藻种、保种的过程,成千上万种类繁多的藻类,令人叹为观止。(教务处实践科 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