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范可教授追溯西雅图博士时光

    发布时间:2015-04-16 点击次数: 作者:唐越 来源:新闻中心

    4月15日,我校社会学院教授、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范可在河仁楼合美堂发表了题为“全球化里的地方与地方里的全球化——闽南回民社区的认同政治”的讲演,并谈到了他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博士论文选题和撰写经验等。讲座由社会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翟学伟主持。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和来自各院系的师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范可教授分享了他本人如何从考古学转向人类学研究、并保持浓厚的学术兴趣与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的经验。随后,范可教授对美国人类学课程的安排作了简介:其主要分为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主要有“社会进化”、“政治经济学”、“象征与权势”三个部分。九十年代欧美“三后”主义理论(“后结构”“后现代”“后殖民”)甚嚣尘上,所以课程过程中经常会用到这些理论。范可教授还提到人类学必不可少的田野调查,强调调查中要注重田野笔记的运用,要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田野调查中要注意地点选择和实际操作。

    范可教授说到,当时他的博士论文选择了福建泉州的一个小镇为研究对象。他着力调查当地政府通过打造回族特色来发展经济的各种举措,从而研究闽南回民社区的认同政治。这种认同政治中包含了全球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提到博士论文的写作范式,范教授认为博士论文写作中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部分写起,不一定要按部就班,从序言直至结论。同时不要在起初把写作章节分得过细,还有要提前对自己所写的内容有很好的把握,注意思路的连贯性、论文的完整性。

    之后,现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范可教授解答了老师及同学的相关问题。翟学伟教授特别补充说:“读书期间不仅要刻苦地学习,也要保持自己的趣味和对研究方向的思考,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理解力、洞察力。人类学给其他方向的研究以很好的启发。对问题的理解,可以从很小的切口进入,进而展现对社会文化的认识。”(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