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人文社科专家新话“中古墓葬考古”

    发布时间:2016-04-25 点击次数: 作者:郝雅楠 来源:新闻中心

    4月23日,“中古墓葬考古研究的新材料与新视野”学术会议在凯发k8官网邵逸夫楼召开,凯发k8官网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从丛,中国六朝博物馆馆长、凯发k8官网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凯发k8官网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汉唐考古学科负责人贺云翱等我校知名历史学、考古学专家以及来自凯发k8官网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凯发k8官网市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凯发k8官网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东南文化杂志社、晓庄学院学报等机构的人文社科专家出席盛会。此次学术会议由凯发k8官网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和历史学院共同主办,我校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副教授吴桂兵主持。

    整场会议主体由四组专题演讲及其评议组成,即分为“从‘归纳’到‘解释’——汉唐考古研究的趋势”、“安徽当涂‘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现阶段收获与认识”、“后乐浪时代:4-7世纪西北朝鲜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浅析六朝墓葬美术研究的新动向”四部分。

    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阐释了当前汉唐考古研究的新趋势。他称汉唐考古在历史时期考古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挖掘长期累积形成的众多历史材料中蕴涵的价值当是现今研究的突破点。而眼下汉唐考古尚存在不少考古类型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开拓新的研究视野,尤其需要新方法。评议嘉宾贺云翱教授在发言中充分肯定韦正教授的奠基之论,进一步强调“从归纳到解释”是中国考古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并参照世界考古学的三大发展阶段指出,中国自身考古学研究应当走向世界,实现从资料积累到历史研究再到文化阐释的研究路径,而要完成文化阐释就离不开新工具、新方法的介入。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叶润清教授秉承“保护比发掘更为重要”的原则介绍了安徽当涂“天子坟”现阶段考古发掘的收获与认识。叶教授在为听众讲述当涂历史沿革和“天子坟”名称由来等理论的基础上,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墓葬考古现场和出土文物情况,并由此进行墓主身份推测——尽管当前当涂“天子坟”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但其墓室结构和出土文物已能充分证明其为典型的孙吴墓葬。凯发k8官网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志高在评议中亦对比马鞍山宋山东吴大墓分析了当涂“天子坟”的墓葬规模和抢救性发掘情况,进而提出自己对墓主可能身份的推测。

    长期致力于高句丽地区历史研究的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赵俊杰博士就后乐浪时代西北朝鲜地区的社会变迁和墓葬形式变化进行演讲,借安岳3号墓、德兴里壁画墓等典型西北朝鲜地区墓葬及其演变序列分析了4-7世纪半岛西北部汉文化的渐趋衰落及高句丽势力的逐渐强大。凯发k8官网历史学院教授张学锋在评议中称赵俊杰博士成功地把考古材料作为史料、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使用,在归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清晰解释了高句丽地区的墓葬形式甚至是文化的变迁,在考古研究中反映出文化史观视野,也是现今“从边疆或周边看中国”研究视角的成功尝试。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专业博士后耿朔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六朝墓葬美术研究的新动向。在回溯六朝艺术概况和艺术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他指出,美术史的书写不只是资料汇编,更重要的是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阐释。当前六朝墓葬美术研究具有三个新动向,即区分不同的视觉语言、关注象征性形象和技术性艺术史。基于文本等要素变成图像的困难性,他特别强调艺术史研究中的“物质性回归”,认为如今应当从作品的讨论进入技术、设计过程的讨论。评议嘉宾、凯发k8官网历史学院教授刘兴林指出,对视觉语言的研究应当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艺术史研究也要避免过度解释、草木皆兵,把研究和阐释控制在合理地范围之内;在艺术史研究中要明确工匠和艺术家在心理、实践等方面的不同,切忌混为一谈。

    会议尾声,到场嘉宾和学者亦与参会学子展开亲密互动,针对中古墓葬研究等考古学、历史学相关问题答疑解惑。(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郝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