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 党代会专题
    • |
    • 挑战杯专题
    • |
    • 电子邮箱
    • |
    • 信息公开
    • |
    • 捐赠
    • |
    • 网上办事服务大厅
    • |
    • OA
    • |
    • English

    校园动态

    张海军教授与凯发学子畅谈“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布时间:2016-10-30 点击次数: 作者:唐越 来源:新闻中心

    10月4日,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揭晓,三位科学家因拓扑领域的重大理论发现获奖。10月29日晚,凯发k8官网物理学院张海军教授作客本年度诺奖系列讲座,以“从物质相变现象谈起——漫谈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题作专题报告。讲座由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鞠艳主持,吸引了近百名同学参加。

    讲座伊始,张海军教授从物质相变谈起,首先列举气液相变和铁磁相变等现象,然后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朗道连续相变理论,形象地解释了对称性破缺的深刻内涵。他循序渐进地引出拓扑的概念,并列举了一些生动的拓扑学经典例子,从专业角度总结了拓扑学的关键特征。张海军教授介绍,拓扑本是一种数学概念,主要研究几何图形或空间在连续改变形状后仍保持不变的某些性质。一个把手的杯子可以发生连续形变成甜甜圈形状,可以看出“洞”的数目保持不变,故而它们仍属同种拓扑类。基于相变现象和拓扑概念的讲解,张海军教授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场‘学术争论’开始,分别介绍了三位获奖者的代表性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包括KT相变、动量空间的TKNN数、霍尔丹相和霍尔丹提出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模型。他说,现在拓扑相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在现实中发现了各种拓扑材料体系,包括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等。

    据张教授介绍,三位获奖科学家最早将拓扑的概念运用到物理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拓扑相和拓扑相变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譬如,普林斯顿大学教授Duncan·M·Haldane对一维反铁磁海森堡自旋链的著名猜想正是其中之一,多位华人科学家们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验方面也取得了杰出成就。张海军教授鼓励同学们“仰望星空,莫忘脚踏实地”,强调了踏实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反应热烈,围绕拓扑学的未来展望、三位诺奖得主的研究工作等话题与张海军教授展开讨论。

    据悉,张海军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以计算凝聚态物理为研究方向。本次讲座是物理学院等六院学生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度诺奖系列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将邀请凯发k8官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本年度的诺奖得主及其受表彰领域,主要涉及物理学、化学、文学、生理学与医学。(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唐越)